前往日本

本文最后更新于:2023年10月8日 下午

由于吾辈自己的成长经历、信息渠道的局限性,可能存在一些错误的刻板印象和认知,请保持求同存异的宽容心态。

已经定下了 10 月份前往日本的计划,这是吾辈第一次出国,也是想要出去看看更大的世界,所以想谈谈整个想法是如何产生和实施的。

动机

关于出国的动机,原因是多方面的,吾辈可以说 2022 年的疫情是引子,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寻找变化。

遭受铁拳

说起遭受铁拳,总体而言吾辈挨了两次。一次是最近三年所有人都经历过的疫情,另一次则是小时候的计划生育。

关于计划生育,有吾辈印象深刻的几件事

  • 4 岁之前吾辈放在姥姥家寄养,因为还有一个妹妹,她比吾辈更早上的户口
  • 5 岁时回家和妈妈一起生活,有天夜里出来上厕所,看到墙头上有几个人在监视我们家,看到吾辈和妹妹之后家里被罚了
  • 6 岁时有天放学回家看到有人在砸家里的大门,吓得吾辈去爷爷家里了,后来邻居劝住了要砸堂屋门的那些人

直到 2004 年时,计划生育在吾辈那个 18 线的偏远城市仍然在执行中。2010 年时,吾辈的姑姑想要一个女儿,仍然要走关系托门路。或许有人不敢相信 2004 年,改革开放都有 20 个年头了,都已经步入新千年了,还会有计划生育这回事,但这也确实是吾辈曾经经历过的事实。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孩子,或者生活在大城市中,或许对此没有感受。事实上,吾辈的一些城市子女的同事确实没有太多的感受。

至于最近 3 年经历的疫情,说过的已经太多太多了。对于吾辈而言,转折点有两个

  • 2022-04 上海封城
  • 2022-10 北京小区封闭

上海封城出现了吃不上饭的情况,这简直让吾辈难以置信。都 2022 年了,中国却又再次重现文革时那种情况了。下面是 《墓碑: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》 中节选的片段,60 年后的现在,一切似乎没有任何变化。

各级政府千方百计地对外封锁饥饿的消息。公安局控制了所有的邮局,向外面发出的信件一律扣留。中共信阳地委让邮局扣了 12000 多封向外求助的信。为了不让外出逃荒的饥民走漏消息,在村口封锁,不准外逃。对已经外逃的饥民则以 “盲流” 的罪名游街、拷打或其它惩罚。
1960 年 3 月 12 日卫生所的干部王启云写信给党中央,反映饿死人的严重问题,要求中央仿照 “包文丞陈州放粮”,公安局侦破后,对王启云进行残酷的批判斗争。
伞陂公社第一次向上报的死亡人数 523 人,第二次报的是 3889 人(后又改为 2907 人),后来省委工作组调查结果是 6668 人。
用空洞的 “全国形势一派大好” 淡化人们实实在在的饥饿,压制人们对饥饿的不满。
就在信阳大量饿死人、人相食普遍发生的时候,《河南日报》还宣传形势一派大好,连续发表七篇 “向共产主义进军” 的文章。
在饿殍遍地的情况下,1960 年《河南日报》的元旦社论却以 “开门红 春意浓” 为题,继续粉饰太平,仍坚持全面跃进。
农民明明是饿死了,还不能说是因饥饿而死的。县委领导人赵玉书和董安春到武店公社考城大队检查浮肿病情况,问医师王善良:“为什么浮肿病总是治不好,少什么药?” 王医生回答说:“少一味粮食!” 赵、董二人立即决定,将王医生交大会批斗后逮捕。
在大批农民饿死的时刻,1960 年 2 月 16 日到 18 日,贵州省委召开了三天地、州、市委第一书记会议,主要讨论农村公共食堂问题。这个会不是解决食堂缺粮的问题,而是闭眼不看现实,向中共中央写了一个假报告――《关于农村公共食堂的报告》
强大的政治思想工作使人们驯服,新闻封锁使人愚昧。饿死上百万人的 “信阳事件”、饿死三分之一人口的 “通渭问题”,不仅当时邻近地区不知有其事,甚到几十年后还严加保密。
死人明明是饿死的,而说成是年老死的,疾病死的,把非正常死亡说成是正常死亡。有些地方还不允许死者家属哭丧带孝,不准埋坟,对反映死人情况的来信加以扣压,甚至对来信者进行打击;有的干部因为如实向组织反映了死人的情况还挨了斗争。”“因为怕犯错误,怕受处分,怕摘掉乌纱帽,而不敢暴露真实情况;越不敢暴露,问题就发展越大;问题越大,就越不敢暴露。”

再就是后来北京也开始封闭小区,前前后后吾辈被关在小区里超过了一个月。经历的种种让吾辈对这里失去了信心,也真正诞生了离开这里的念头。忘记历史的人必定重蹈覆辙,即便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,也知道犯错之后需要记录避免下次再犯。而这个国家似乎总是知错不认错,并且试图塑造正确的集体记忆,导致过段时间就会重新来一遍。考虑到吾辈还有 40 年好活,不希望再次经历这样的事情了。

另一个关键的想法变化是从“先在国内赚到钱,再考虑走出去”变成了“先走出去,然后再找更好的选择”,这也是 2022 年带来的重要的思想转变,毕竟断断续续被关了一个月以后人总是会改变一些想法,从“国内虽然有些地方不方便,但更适合个人职业发展”变成“这破地方一天都不想多呆了”也在情理之中吧?

对于吾辈而言,这两次都是政府不讲理的体现,当开始不讲理时,就没有办法去谈论其他什么了。计划生育的实质是不把人当人看,而是视为一种养殖场的资源,用最近新发明的词来说,就是“人矿”。在不需要的时候就禁止生育,在人口红利减少时则期望人们多生,生育本是一个自然权利,却被当作一种资源来管理,这种管理方式本身就是不讲理的。

吾辈也承认国内之前的发展状况很好,甚至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,在某些方面(例如在线购物和支付)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了,对于这一点视而不见的都是瞎子。但国进民退仍在进行,甚至愈演愈烈。这让吾辈想起了桑弘农的盐铁论,也想起了这导致了中国历史上从来都是小农社会,循环往复。总是吃不起饭的人把锅砸了,然后死了一些人,吃饭的人少了,发展一段时间后,便开始盛世,再之后由于土地兼并等原因,吃不起饭的人又开始越来越多,然后又开始砸锅。。。

更让人绝望的是国内的普通人,22 年时由于疫情,似乎理性的声音开始回归,但放开之后,甚至不到 1 年,许多人就开始好了伤疤忘了疼。就像曾经的 左耳朵耗子 说过:“即便自己活的很卑微,只要国家富强,也有大国子民的感觉。”,这恐怕正是许多粉红的心态。

寻找变化

吾辈是一个普通人,在 左耳朵耗子的 4 级分类 中,吾辈只能算是一个稍微有点努力的普通人。

  1. 识别自己的特长和天赋
  2. 识别自己的兴趣和事业
  3. 建立高级的习惯和方法
  4. 勤奋努力执着坚持

显然,吾辈不符合分类 1,或者至少有一些扭曲的理解。吾辈相信曾经看过的一句话 “要是自己比他人更擅长的的事情,就算会在平常带来负面影响也没有必要勉强抑制”。这能够说明吾辈的一些习惯,例如更加偏向技术而非产品,因为相比于做产品吾辈更擅长折腾有趣的技术,所以更希望要发展自己的长处。

对于分类 2,兴趣部分可能有一些,但事业部分则基本没有,成为独立开发者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起点,但至今为止也没有做到。

分类 3 同样是一半一半,习惯和方法最近最大的变化是已经使用笔记工具 3 年,并且记录和整理了大量的内容和思考。为了更好的辅助自己,还构建了一些相关的工具链。但另一些习惯,例如时间管理,可以说做的糟糕透顶。

分类 4 则同样如此,也许用“间歇性踌躇满志,持续性混吃等死”来形容是最好不过了。这与吾辈自身的性格也有关系,吾辈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,会不断尝试寻找新的、有趣的东西。每到一个新的环境,总是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的斗志昂扬。等到熟悉了周围的一切之后,便开始进入漫长的的倦怠期。吾辈坚信没有变化就是等死的论断,在没有变化时,即便没有更好的机会,吾辈也会主动放弃当前的环境。

另一方面,最近两年吾辈正在逐渐变得对外部事物失去兴趣,对待之前的兴趣爱好不再那么热情,这也是竭力想避免的事情。从最早的阅读,一些书的名字现在还能回想起来,像是苏菲的世界、失乐园之类的。看动画是从小时候就有的兴趣,现在每一季也只追寥寥几部。还有 galgame 和游戏,它们甚至从来没有成为主要的兴趣之一。即便想要尝试发展新的兴趣,但也总是难以长久的坚持,像是年初开始的周末出游,最近也已经中断了一个月。吾辈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那么成熟,保持对一切事物的感性和好奇。

其他

其他的一些因素包括子女教育的问题,这点是在 2020 年回去老家时看到一个 10 岁的表妹仍然在用抄小字的方法学习,想到十几年来老家的教育方式没有任何变化,就对子女未来的教育感到绝望。毕竟,众所周知,教育总是绑定房子,吾辈只是普通人,还不配碰一线的房子。

一些其他的快速想法

  • 国内房价居高不下,普通人依赖于六个钱包绑定未来多年的收入实属不智,小孩完全变成负资产
  • 国内的税负过重,长期位于世界前列,养老金长期来看几乎必然变成庞氏骗局
  • 由于防火墙的存在,互联网已经变成局域网,中文互联网由于寡头的跑马圈地,有价值的信息少且难以搜索
  • 由于长期的愚民政策,再加上抖音之类的奶头乐,国内许多人的认知简直是井底之蛙,而且还不自知
  • 大环境已经无法容不下不同的声音(即便是上海快饿死了),一直在奉行愚民政策,就像晚清王朝一样,内部改革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
  • 体制整体是向上负责,屁民的生死没人在乎,防疫清零已经变成了政治运动,甚至堪称真正的文革 2.0

实施

目的地

即决定了要出去,去哪儿便是一个问题了。在经过一些考量之后,吾辈最终还是选择了日本。其实可用的选择也不多,基本上就是下面几个地方

  • 北美:美国、加拿大
  • 欧洲:德国、英国、法国等
  • 澳洲:澳大利亚
  • 亚洲:日本、新加坡

至于南美非洲之类的地方恐怕没有人愿意真的去,毕竟出去的原因还是为了尝试得到更好的生活。在亚洲国家中日本可能是第一优先的选择了,虽然经历了 20 年的发展停滞,但至少治安上还不错,相比于缅甸柬埔寨之类生命都难以保全的地方好太多了。澳洲的话,吾辈从未真正去了解过,似乎除了袋鼠没有什么是太有名的,不过吾辈有两位同事先后去了那里,也许也有一些不错的地方吧。至于北美和欧洲,吾辈的刻板印象会认为去那里工作可能相对容易,但想要留下来可能要难得多。考虑到当前自身的能力,日常看动画或玩游戏,学习日语会更有动力,以及某种程度上的信仰加成,吾辈最终选择了先去那里看看。

留学

具体而言吾辈是怎么出去的呢?考虑到时间因素,吾辈最终选择了走语言学校的途径,这种方法会有相应的优缺点。

  • 优点
    • 有空闲时间来思考未来,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
    • 相对而言门槛更低一些,可以先熟悉环境而不需要工作
  • 缺点
    • 需要脱产,不再有稳定的收入来源
    • 学生鱼龙混杂

至于城市的选择,吾辈并未真正考虑大多数情况下的第一选择:东京,而是选择了一个更小却也古老的城市:京都。至于原因,吾辈在广州生活了 5 年,在北京生活也有 2 年了,开始想要逃离大城市的生活,而是想在一个小城市中沉静一段时间,找寻自己的未来。也许最终如果考虑工作机会,还是会回到东京,但至少留学时还不需要考虑这个因素。

未来

留学期间,吾辈主要考虑三件事

  1. 语言学习,这是目的之一,两个月一次的 nat test 将会作为快速反馈结果的方法
  2. 尝试更好的生活习惯,时间管理、锻炼、开发、写作等
  3. 也许开始尝试独立开发或同人小说的写作,抑或是尝试 pmmm tts 的日语翻译

必须承认,日本不是最理想的移民国家。与欧美相比,它在传统上并不是移民国家,所以对于真正打算移民归化而言会比较困难。另外在上文也提到过日本似乎逐渐没落了,已经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,之后还必须经历失去的三十年,停留在上个世纪,新世纪的互联网发展的一塌糊涂。比较理想的润的国家可能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,这两个地方传统上都是移民国家,而且生活压力相对于美国和亚洲都没有那么大。

如果在日本生活了几年之后发现呆不下去,二润也并非没有可能。或许吾辈正在一如既往地绕远路,但这是吾辈能看到的一个选择,可能是目前能找到最好的。有时候真的羡慕夏泼小姐,既能够明确看到自己想要的事物,并且有能力坚定不移的去执行,即便实际的实行方式肮脏,但最终也无怨无悔地不断前行。吾辈既想保持心灵的纯粹简单,却又想要变得更加强大,这两者似乎是矛盾的,却也只能边走边看了。


前往日本
https://blog.rxliuli.com/p/ea7937c3bf4a4db88509943583eeeff0/
作者
rxliuli
发布于
2023年9月3日
许可协议